返回首页
网站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研动态
当前位置:
2025-10-22 10:41:45
来源: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回归教材本源,赋能素养课堂——“大家一起读教材”系列研训活动(数学)

为助力教师队伍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精准把握和使用新教材,崇宁路小学数学组开展了“大家一起读教材”系列研训活动(二年级专场)。活动通过优质课例展示与深度研讨交流,为全体数学教师构建了一个共研、共思、共成长的实践性研修平台。

14.jpg

 

课例展示:精研教材,启思育能

冯祎凝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例1,以“石榴采摘”情境贯穿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分析,感悟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在尝试用算式表达分的过程和结果的过程中,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整节课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01-03.jpg

 

吉志佳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例2,以“石榴采摘”为主线,通过分圆片、摆方块等具体操作活动直观获得分的结果,理解算理;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和熟悉的乘法口诀,掌握计算有余数除法的一般方法。整节课层次清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04-06.jpg

 

研讨交流:专家引领,破疑释惑

各年级教师在研讨中积极发言,分享了多维度的教学见解,现场氛围热烈。教师们围绕数学教学核心,分别从低年级教师语言精准性、算理理解与逻辑建构、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融合等角度展开分享;也有教师对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与趣味性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08-13.jpg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周志华副校长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对教学优化提出了明确指引:教师要精准把握课堂节奏,实现教学时间的科学分配;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要明确教学目标导向,强化课堂达成度评估;要着力提升教学设计的逻辑性与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并通过构建常态化教学反馈机制,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与良性循环。

15.jpg

 

此次活动让各位教师均收获满满,集团校教师更是主动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与体会。

07.jpg

 

崇宁路小学 周可怡:两节课上学生表现都自信大方、对知识点学习完成度较高。更让我确信,只要深入解读教材、精准聚焦核心目标,就能打造出学生真正投入的数学课堂。这次大家一起读教材”活动,让我们在教材理解的深度、教学实施的精准度上都有了新的思考与收获。

 

东林惠畅实验学校 王孟娇:周校长从教材出发,梳理两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思路,帮助教师突破重难点,补充细节,从每一环节开始梳理,细致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老师们提供一条将教材知识点有效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令我受益匪浅。

 

兰亭小学 戴子岚:“大家一起读教材”是凝聚集体智慧的好方式。我们能借共读,深挖教材内涵,精准找到衔接旧知的切入点;还能聚焦教学目标,共同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助力我们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靖海小学 韩李尧:参与本次活动,我感受到要从容驾驭教材,需明晰其内在逻辑,串联起知识结构。周校长提纲挈领地厘清了本节课知识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为改进教学提出了很多可操作的建议,启发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对比、分析、发现,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广瑞小学 杨燕:新教材中《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注重结合平均分过程,强化对运算本质的理解。参与“大家一起读教材”活动,让我们在共读中更精准把握知识本质,助力精准备课、高效教学,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提供了清晰路径。

 

总结展望:笃行致远,研创未来

研训有尽时,探索无止境。数学组将以此活动凝聚的共识为基,在“读教材”之外,共探教学改进的前路,以深耕不辍的教研换取课堂的厚积薄发,携手成就专业成长,共创数学教学的新篇章。

栏目导航